管理员 原力4199
水晶2
共和国币0 注册时间2009-1-22
最后登录2019-1-25
在线时间4956 小时
 
|
|
四、基地的故事
银河纪元21世纪
银河帝国终于牢牢控制了所有人类殖民地。
银河纪元71世纪
达奇安王朝(Dacian dynasty)一度统治银河帝国。
银河纪元91世纪
川陀的卫荷区(Wye district)开始由一个世袭家族统治。该家族声称是达奇安王朝的后裔。
银河纪元11350年左右
到这一时期,除了皇宫,川陀陆地几乎完全被大大小小的金属穹顶覆盖。城市主要向下延伸,穹顶仅略高于地面。穹顶内实行人工照明和气候控制。
银河纪元116世纪
卫荷区的区长家族一度统治银河帝国。这个短命的王朝共诞生了两位皇帝和一位女皇。但后世的历史学家通常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合法政权。
银河纪元117世纪
银河帝国开始衰落。在接下来的350年里,半数皇帝非自然死亡。政局越来越动荡;不事生产的军队权力越来越大;科技的发展速度越来越慢;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更新频率越来越低;贫富差距和阶级差别越来越大。
银河纪元119世纪
恩顿王朝(Entun dynasty)开始统治银河帝国。
银河纪元11970年左右
恩顿王朝的斯塔内尔六世(Stanel VI)登基,并任命伊托·德默泽尔(Eto Demerzel)为银河帝国首相。伊托·德默泽尔其实就是已经两万多岁的人形机器人达尼尔·奥利沃。达尼尔秘密依靠心灵感应能力、几百万机器人帮手和两万年丰富的经验治理银河帝国,使帝国进入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
银河纪元11980年
曼尼克斯四世(Mannix IV)成为卫荷区区长。
银河纪元11986年
“乔-乔”拉斯金·乔拉纳姆(Laskin "Jo-Jo" Joranum)在川陀出生。
银河纪元11988年
斯塔内尔六世的儿子克莱翁一世(Cleon I)在川陀出生。
哈里·谢顿(Hari Seldon)在大角星区的行星赫利孔(Helicon)出生。
银河纪元11990年
达尼尔的帮手之一、人形机器人多尔丝·维纳比利(Dors Venabili)有可能在行星辛纳(Cinna)被秘密建造出来。
银河纪元11995年
到这一年,川陀人口达到450亿。全球共被分为800多个区。几乎每个区都有独特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由于川陀的稳定与银河帝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川陀各区几乎都享有高度自治权。帝国政府对川陀各区的统治力度甚至不如对外星球的统治。
银河纪元11999年
尤戈·阿马里尔(Yugo Amaryl)在川陀出生。
银河纪元12008年
雷奇(Raych)在川陀出生。
银河纪元12010年
斯塔内尔六世自然死亡。克莱翁一世继位。
曼尼克斯四世计划在十年内策动政变。
银河纪元12018年
多尔丝·维纳比利在辛纳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随后进入川陀的斯特里林大学(Streeling University)任教。
银河纪元12020年

(哈里·谢顿来到川陀。)
到这一年,川陀人口衰落到400亿,但川陀依然是银河系人口最多的星球。银河帝国的住人行星数量达到2500万颗。
哈里·谢顿在川陀的数学家十年大会(Decennial Convention)上提出心理史学的可能性,引起了伊托·德默泽尔的注意。德默泽尔认为这是挽救银河帝国,执行机器人第零法则的契机。接着,德默泽尔暗中操控克莱翁一世召见谢顿,结果谢顿坦诚他现在对如何发展心理史学一筹莫展。随后德默泽尔又以记者切特·夫名(Chetter Hummin)的身份暗中操控谢顿深信帝国会在未来时刻监视他,并激发了他内心深处对继续探究心理史学的向往。于是谢顿开始了他在川陀的逃亡之旅。同时,夫名委派多尔丝·维纳比利保护谢顿。在夫名的安排下,谢顿先后访问了斯特里林、麦曲生(Mycogen)和达尔(Dahl)三个区。
麦曲生只有约两百万人口,遵循男尊女卑、浑身除毛的独特风俗,而且极端排外。他们依靠向帝国出口高档食品而保持自治。尽管麦曲生人平均寿命不比其他人类长多少,但他们坚信自己是长寿的古代奥罗拉人的后裔。麦曲生人认为奥罗拉是人类的发源地,而一个背叛奥罗拉的机器人导致奥罗拉人背井离乡。这个机器人据传存活至今。
达尔是一个贫富差距极大的区,能源产业为经济支柱。谢顿和维纳比利在这里收留了穷孩子雷奇,遇见了极具数学天赋的尤戈·阿马里尔。在达尔人的传说中,地球是人类的发源地,在英雄巴李(Ba-Lee)和机器人达尼(Da-Nee)的帮助下,地球人战胜了邪恶的奥罗拉人。达尼据传存活至今。
另一方面,曼尼克斯四世把卫荷区区长一职让给女儿蕾谢尔一世(Rashelle I)。蕾谢尔则从达尔把谢顿、维纳比利和雷奇接到卫荷,把他们软禁了起来。蕾谢尔希望谢顿为卫荷服务,但谢顿并未答应。就在蕾谢尔决定发动政变时,夫名暗中操控卫荷士兵拒绝效忠蕾谢尔,让帝国部队兵不血刃占领卫荷。曼尼克斯四世被迫重新上台,并宣布效忠皇帝;蕾谢尔被推翻,谢顿重获自由。当见到夫名时,蕾谢尔当众指出他就是德默泽尔。
经过这一番冒险后,谢顿推断出德默泽尔就是传说中的机器人达尼尔。他成为两万多年来第一个主动识破达尼尔真实身份的人。与此同时,他意识到川陀各区差异之大足以媲美整个银河系,因此以川陀为基础构建心理史学是切实可行的。另外,尽管发现多尔丝·维纳比利也是机器人,但他还是毅然向多尔丝求爱。
在德默泽尔的保护下,谢顿结束逃亡,进入斯特里林大学数学系任教,潜心心理史学。尤戈·阿马里尔也被安排进斯特里林大学接受系统性教育。
没过多久,哈里·谢顿就与多尔丝·维纳比利结婚,两人收养雷奇为义子。
银河纪元12025年
谎称自己来自偏远行星尼沙亚(Nishaya)的麦曲生人“乔-乔”拉斯金·乔拉纳姆在川陀掀起群众运动。乔拉纳姆的党派表面上以社会公正、各区平等、还政于民等为口号,其实乔拉纳姆想推翻伊托·德默泽尔,甚至推翻克莱翁一世,自己统治银河帝国。
银河纪元12028年
到这一年,尤戈·阿马里尔已成为哈里·谢顿在研究心理史学方面的首席助手。
伊托·德默泽尔和克莱翁一世对拉斯金·乔拉纳姆的威胁几乎毫无办法。就在这时,谢顿意外挫败了乔拉纳姆的助手甘博尔·迪恩·纳马蒂(Gambol Deen Namarti)在斯特里林大学校园内掀起暴动的企图。于是克莱翁一世请求谢顿帮忙镇压乔拉纳姆。但其实,为了保护朋友德默泽尔,谢顿已经采取行动。在儿子雷奇的配合下,谢顿让乔拉纳姆名誉扫地。失去群众支持的乔拉纳姆遂被流放到尼沙亚。纳马蒂成为乔拉纳姆运动的领袖。
乔拉纳姆事件被成功平息后,哈里·谢顿取代伊托·德默泽尔,被克莱翁一世任命为银河帝国首相。
谢顿刚上任一年不到就遭遇刺客,幸好被多尔丝·维纳比利所救。在这次未遂暗杀事件中,御苑园丁曼德尔·格鲁伯(Mandell Gruber)表现出极大的勇气与忠心,遂成为谢顿的好友。
银河纪元12030年左右
卫荷区区长家族的成员格莱布·安多兰(Gleb Andorin)开始秘密资助甘博尔·迪恩·纳马蒂及其乔拉纳姆运动。他希望利用乔拉纳姆运动推翻帝国现政府,夺取皇位。
银河纪元12036年
乔拉纳姆运动开始在川陀各地不定期秘密破坏基础设施,希望以此激起川陀人民对帝国现政府的不满。
银河纪元12037年
拉斯金·乔拉纳姆在尼沙亚逝世。
银河纪元12038年
为了表彰曼德尔·格鲁伯十年前勇救哈里·谢顿,克莱翁一世不顾格鲁伯本人的反对,强行把他提拔为首席园丁。
哈里·谢顿怀疑川陀日益频发的基础设施故障是人为破坏,于是派已成为公务员的儿子雷奇前往从未发生基础设施故障的卫荷区调查。在乔拉纳姆运动里卧底的帝国安全官玛内拉·杜班夸(Manella Dubanqua)将雷奇介绍给格莱布·安多兰,使雷奇渗透进乔拉纳姆运动。但甘博尔·迪恩·纳马蒂立即识破他的伪装,认出他是谢顿的儿子。于是,安多兰给雷奇服用“丧气”(Desperance)——一种能控制心灵的藥物,然后安排他在御苑行刺谢顿。所幸,这一阴谋被玛内拉及时阻止,谢顿父子转危为安,安多兰被射杀。但这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格鲁伯用安多兰的枪射杀了克莱翁一世,报复他强行提拔自己。恩顿王朝终结。
随着皇帝的突然驾崩,军政府迅速接管政权,处决了格鲁伯和纳马蒂。谢顿辞去首相职务,带着家人回斯特里林大学主持受到政府资助的“斯特里林大学谢顿心理史学计划”(Seldon Psychohistory Project at Streeling University),简称“谢顿计划”。在他的安排下,玛内拉也平安退出帝国安全部门,进入斯特里林大学工作。
很快,雷奇娶玛内拉为妻。
银河纪元12040年
雷奇与玛内拉·杜班夸的大女儿、哈里·谢顿的大孙女万达·谢顿(Wanda Seldon)在川陀出生。
银河纪元12044年
高级数学家塔姆怀尔·林恩(Tamwile Elar)离开西曼达诺大学(West Mandanow University),加入谢顿计划。
银河纪元12048年
尤戈·阿马里尔首次提出建立“基地”以便在帝国衰落后保存文明种子的可能性,后来又提出应该建立两个基地。
到这一年,塔姆怀尔·林恩已成为继哈里·谢顿和尤戈·阿马里尔之后,“谢顿计划”中第三重要的数学家。而帝国军政府希望谢顿计划彻底为自己所用,以巩固其摇摇欲坠的统治。于是,军政府与林恩暗中串通,计划搞垮谢顿,让林恩接管谢顿计划。林恩知道,要搞垮谢顿,就必须除掉多尔丝·维纳比利。而他早就怀疑多尔丝是机器人,于是,他用自己设计的强化型电子阐析器(Electro-Clarifier)重伤了多尔丝。多尔丝在临终前杀死了林恩。最后,多尔丝“死”在谢顿怀里。
另一方面,为了推翻军政府的残酷统治。谢顿对初见成效的心理史学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实地测试。根据心理史学的预测结果,谢顿建议军政府简化税制。结果,正如心理史学所料,军政府一简化税制,川陀就发生了暴动。军政府被推翻。心理史学首次实验圆满成功。
克莱翁一世的三表弟阿吉斯十四世(Agis XIV)继承皇位。帝国结束了十年没有皇帝的局面。他是一个虚君,几乎没有实权,帝国的最高权力掌握在由7500名议员组成的立法机构手里。与此同时,由一小部分贵族领导的公共安全委员会(Commission of Public Safety)崛起,几乎掌握帝国的行政权和司法权,维持帝国的日常秩序。陈(Chen)和迪瓦特(Divart)两个家族在公共安全委员会内势力最大,其中陈林格男爵(Baron Linge Chen)担任公共安全委员会的首席委员。陈林格成为帝国的实际统治者。
银河纪元12052年
到这一年,帝国的衰落已经很明显:经济衰退;教科文方面的经费越来越少;很多人宁可相信巫术而不相信科学;一些疾病的治疗方法失传;治安恶化;一半以上的外缘省份处于事实上的各自为政状态,叛乱频发,川陀已无力控制他们。
雷奇与玛内拉·杜班夸的小女儿、哈里·谢顿的小孙女贝莉斯·谢顿(Bellis Seldon)在川陀出生。
帝国图书馆(Imperial Library)为哈里·谢顿找到了一颗宜居行星——端点星(Terminus)。它孤悬于阿那克里翁省(Province of Anacreon )五十光年外,理论上不属于银河帝国管辖。由于过于偏远,因此一直没有被人类殖民。
尤戈·阿马里尔曾意识到心理史学的一段方程有误,但随后将其遗忘。但他为了逗万达开心,让小姑娘感受数学之美时,却下意识展示了这段方程。而完全不懂心理史学的万达也指出这段方程不美。这令阿马里尔重新记起这段方程有误。据此,谢顿确信万达拥有心灵感应能力。他决定第二基地应该由具有心灵感应能力的心理史学家组成。
银河纪元12054年
一心扑在心理史学研究上、没有家庭和娱乐的尤戈·阿马里尔因积劳成疾不幸英年早逝,享年55岁。
银河纪元12058年
到这一年,“谢顿计划”的核心成员为50名数学家,其中32人负责领导《银河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Galactica)的编纂工作,以便在帝国衰落的过程中保存人类文明的知识。
雷奇赴行星圣安尼(Santanni)的帝国大学任教,玛内拉与贝莉斯同行,但万达留在川陀向爷爷学习心理史学。不料,圣安尼发生反帝叛乱,总督被赶下台,一个临时政党掌握政权。在叛军进攻帝国大学的过程中,雷奇牺牲。玛内拉与贝莉斯乘坐飞船“阿卡迪亚七号”(Arcadia VII)逃往阿那克里翁,结果“阿卡迪亚七号”失踪,玛内拉与贝莉斯生死未卜。
哈里·谢顿在帝国图书馆偶遇年轻人斯特廷·帕尔弗(Stettin Palver),把他雇为保镖。结果万达发现他也具有心灵感应能力。借助他们的能力,万达和斯特廷暗中操控帝国图书馆馆长答应“谢顿计划”中的32位百科全书编纂者入驻帝国图书馆编纂《银河百科全书》。
很快,万达和斯特廷又发现了第三位具有心灵感应能力的人——博尔·阿卢林(Bor Alurin),便把他介绍进“谢顿计划”。在谢顿的安排下,万达、斯特廷和阿卢林一边学习心理史学,一边发掘更多的具有心灵感应能力的人,筹建第二基地。
银河纪元12060年
公共安全委员会把阿吉斯十四世赶下了台,扶持傀儡皇帝达卢本四世(Daluben IV)上台。
银河纪元12065年
哈里·谢顿开始准备把“谢顿计划”迁往端点星。
银河纪元12067年
来自行星辛纳克斯(Synnax)的年轻数学博士加尔·多尼克(Gaal Dornick)应邀来到川陀,加入“谢顿计划”,成为计划的第51位数学家,哈里·谢顿的助手。
到这一年,参与《银河百科全书》编纂工作的人已达2、3万,第二基地的精神异能者已达到数十人。根据哈里·谢顿的指示,正是在精神异能者的有意操控下,陈林格在一场对哈里·谢顿的审判后,把《银河百科全书》编纂者及其家属总共近十万人全部“流放”到端点星,但宣布编纂《银河百科全书》是帝国官方支持的项目。端点星被纳入帝国版图,成为帝国的直辖行星。
于是,“百科全书一号基地”(Encyclopedia Foundation Number One),简称“第一基地”或“基地”,在端点星成立,其主要成员都是物理学家,但指导者是从第二基地秘密调入第一基地的心理学家博尔·阿卢林。他也是第一基地唯一的社会科学家。第一基地的管理机构被称为理事会(Board of Trustees)。
这年银河帝国人口达到一百京(quintillion)不到。
银河纪元12068年
基地纪元零年
这年的3月14日,在端点星和川陀同时召开心理学大会,又称“谢顿大会”,宣布第一基地和第二基地正式成立。这天成为第一基地和第二基地的官方成立日。

(老年哈里·谢顿。)
银河纪元12069年
基地纪元元年
哈里·谢顿录完了著名的“危机全息讲话”(Crisis hologram),然后让加尔·多尼克将这些讲话带到端点星。在多尼克的监督下,这些讲话被锁进“谢顿穹窿”(Seldon Vault)内。只有每当危机来临,谢顿穹窿才会被打开,危机全息讲话才会被播放。
一个月后,哈里·谢顿逝世,享年81岁。川陀官方为他举行了葬礼,失踪已久的伊托·德默泽尔也出现在葬礼上。
基地纪元35年左右
行星阿斯孔(Askone)脱离银河帝国的管辖,由一位太师(Grand Master)直接统治。
基地纪元44年
端点星在理事会之外又成立了端点市政府,以便管理端点星居民在编纂《银河百科全书》之外的事务,比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曾师从于博尔·阿卢林的心理学学生萨尔沃·哈丁(Salvor Hardin)当选为端点市首任市长。
基地纪元49年
到这一年,端点星人口达到一百万,其中十五万为《银河百科全书》工作。
由于科技退化,帝国外缘几乎已经没人懂得核能原理。
这年12月初,阿那克里翁省奔溃,分裂成四个王国——阿那克里翁(Anacreon)、士麦诺(Smyrno)、科诺莫和达里博(Konom and Daribow)与洛里斯(Loris)。四王国与帝国签署条约,表面上承认帝国的宗主权,实际完全独立。端点星与帝国之间的经贸联系被切断。不过,四王国境内已没有核能,退化到化石能源和农业为主的经济时代。
基地纪元50年
阿那克里翁王国与士麦诺王国发生战争。由于端点星位于两国中间的战略要地,因此阿那克里翁王国威胁要吞并端点星。到这一年,由于人类文明的整体衰落,全银河系都弥漫着尊古的思潮,连端点星的理事会都不例外。他们把解决现阶段危机的希望寄托在遥远的银河帝国身上。但萨尔沃·哈丁不是一个这样的人,因此暗中策划发动政变。
3月14日,谢顿穹窿首次打开,按照心理史学的计算,哈里·谢顿的第一段危机全息讲话准确预言了当前局面,并点出解决危机的关键是核能,间接支持了哈丁的观点。
以此为契机,哈丁发动不流血政变。端点市政府取代理事会,成为端点星的最高权力机构。接着阿那克里翁在端点星设立军事基地,于是哈丁访问了其他三个王国,指出阿那克里翁一旦获得核能,将取得重大军事优势。其他三个王国遂向阿那克里翁施压,阿那克里翁被迫撤军。第一次谢顿危机结束。
基地纪元50年到80年
这段时期,端点星向四王国输出先进的科技与医学,在四王国中间搞平衡外交,实现自身的安全与独立。但在这过程中,由于四王国在教育方面的退化,以及端点星只教授机器的使用方法,但不解释机器背后的原理,因此,科技在四王国人民中间逐渐变成宗教。
在端点星有意无意地推动下,“科学教”形成了:机器的操作员成为教士(Priest);端点星驻各王国的大使成为主教(High Priest);萨尔沃·哈丁本人成为首席主教(Primate of the Church);端点星成为科学教的圣地;机器的运转由至高无上的“银河圣灵”(Galactic Spirit)主宰;哈里·谢顿就是银河圣灵的先知;第一基地将带领人民迎接银河天堂的到来。
科学教推行君权神授的思想,巩固了四王国的封建贵族制度,进一步换来四王国对端点星的敬畏。
基地纪元55年
端点星的《银河百科全书》出版公司出版了《银河百科全书》第一版。
基地纪元77年
阿那克里翁的老国王去世,对第一基地怀有敌意的摄政亲王维尼斯(Wienis)掌权。维尼斯妄图吞并端点星,夺取第一基地的全部科技,称霸银河系。
基地纪元79年
一艘被遗弃的帝国战列巡洋舰被发现在阿那克里翁附近的太空,被命名为“维尼斯号”。维尼斯要求第一基地为他修好“维尼斯号”,否则将进攻端点星。
基地纪元80年
“维尼斯号”被修复完毕,成为阿那克里翁海军的旗舰,使阿那克里翁海军的火力猛增一倍。然而,维尼斯还是下令阿那克里翁海军进攻端点星。结果,为了抗议政府进攻科学教圣地,阿那克里翁全球的机器都被教士们关闭。在教士们的煽动下,信教的阿那克里翁民众发生暴动。在“维尼斯号”上,随军教士也领导了一场哗变。四面楚歌的维尼斯举枪自尽。第二次谢顿危机结束。接着,萨尔沃·哈丁与四王国签署条约,防止以后出现类似不愉快事件。
3月14日,谢顿穹窿第二次打开,按照心理史学的计算,哈里·谢顿的第二段危机全息讲话准确预言了当前局面。
几个月后,行动党(Actionist Party)赢得端点星大选,党首塞夫·瑟马克(Sef Sermak)取代哈丁,成为端点星第二任市长。
基地纪元1世纪80年代
端点星与四王国签署《基地公约》(Foundation Convention),四王国被完全控制在第一基地的科学教共和制下。原四王国的贵族被解除政治经济权力,土地被重新分配给农民。很多贵族被迫流亡银河外缘的其他国家,散播有关基地的恶意谣言。
另一方面,基地鼓励国内行商外出做生意,向银河外缘的更多国家出售基地的科技制品,从而扩大基地的势力。
基地纪元104年
银河帝国的斯坦内尔六世皇帝驾崩。苟延残喘的帝国相对和平期结束。
基地纪元104年到154年
银河帝国的九任皇帝有七任被暗杀。
基地纪元134年
从教士学校被赶出来的第一基地行商利马·庞耶茨(Limmar Ponyets)把一台能把铁转换为黄金的大能耗机器秘密卖给阿斯孔下一任太师的热门人选弗尔(Pherl)。但阿斯孔是一个尊古气氛十分浓厚的世界,公开使用这种“奇技淫巧”会让当事人身败名裂,甚至引来杀身之祸。结果,庞耶茨秘密录下了弗尔使用这台机器的画面,接着以此要挟弗尔買下更多基地的核能产品,并用端点星所缺乏的锡作支付手段,否则将公开这段录像。这样,弗尔不得不想方设法在阿斯孔推广基地的产品。而基地则以指导科技产品的使用为名向阿斯孔派出教士。很快,随着科学教在阿斯孔的传播,阿斯孔被纳入了基地的势力范围。
基地纪元149年
银河帝国诺曼尼克星区(Normannic Sector)的总督发动叛乱,结果诺曼尼克星区首府——行星西温纳(Siwenna)——发生反对总督、效忠帝国的人民起义。不料前来平叛的帝国舰队在西温纳实施了针对平民的大屠杀,舰队司令随即成为诺曼尼克星区的新总督,并把星区首府迁至奥沙二号行星(Orsha II)。在随后的六年里,西温纳人民先后发动了五次起义,均告失败。
基地纪元153年
三艘基地的飞船在科雷尔共和国(Korellian Republic)境内失踪。基地方面怀疑科雷尔人可能拥有核能。
基地纪元154年
基地的行商长霍伯·马洛(Hober Mallow)被派去调查基地飞船在科雷尔共和国的失踪事件。马洛没有查到那三艘飞船的去向,但确认科雷尔共和国确实拥有核能,而且他们的核能产品来自银河帝国。原来,科雷尔共和国的家族独裁者阿斯珀·阿尔戈(Asper Argo)娶了帝国诺曼尼克星区总督的女儿为妻,科雷尔共和国的核能产品正是由诺曼尼克星区提供。但帝国的核能技术已大幅度落后于基地,相关技术人员也不再了解核能的原理。
另一方面,马洛意识到,弥漫在银河外缘的有关基地的恶意谣言和二十年前的阿斯孔事件使基地利用宗教扩张势力的政策越来越举步维艰,因此,是时候抛弃宗教政策,改用纯经济手段扩张势力了。于是,他在向科雷尔共和国推销基地产品的同时,直接教授他们使用方法,不附带任何宗教条件,顺利打开了科雷尔共和国的市场。
基地纪元155年
霍伯·马洛当选为基地市长兼科学教首席主教。
在奥沙二号行星,诺曼尼克星区总督被护卫杜塞姆·巴尔(Ducem Barr)暗杀。原来,六年前,杜塞姆·巴尔的五个兄弟和一个姐妹几乎都死于大屠杀。
基地纪元157年
到这一年,基地几乎控制了科雷尔共和国的经济。然而,贪图基地财富的阿斯珀·阿尔戈在妻子的怂恿下向基地宣战。基地随即切断了与科雷尔共和国的一切经贸联系。
基地纪元157年到160年
科雷尔与基地之间的战争烈度极低。基地以逸待劳,从不主动进攻。
基地纪元160年
与基地经贸关系的断裂导致科雷尔人民買不到或无法维护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工厂企业停工。科雷尔共和国陷入经济危机,被迫向基地无条件投降。第三次谢顿危机结束,但这次没有人在谢顿穹窿聆听哈里·谢顿的第三段危机全息讲话。基地进入全面扩张阶段。
这一年,一位海盗之孙当上了银河帝国皇帝。
基地纪元二世纪70年代
那位“海盗之孙”皇帝向领主会议(Council of Lords)承认《宪章》,以平息此起彼伏的叛乱。
基地纪元175年
那位“海盗之孙”皇帝的儿子、银河帝国最后一位强势皇帝克莱翁二世继位。
基地纪元二世纪后期
克莱翁二世解散了公共安全委员会。
克莱翁二世取消了所有对人类起源问题研究的资助。
持续衰落的银河帝国依然是银河系最强大的国家,但只控制着银河系内部三分之一的太空,拥有两千万颗行星和大约银河系四分之三的人口。
另一方面,在基地行商的努力下,第一基地凭借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成为银河系第二强国。《银河百科全书》的编纂已不再是基地的第一要务。独立行商协会(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Traders)大约也在这一时期成立。
基地纪元199年
银河帝国的一代名将贝尔·里奥斯(Bel Riose)被任命为西温纳的军事总督。他决定征服基地。基地方面派遣伪装成行商的间谍莱森·德弗斯(Lathan Devers)离间里奥斯与帝国高层的关系。
基地纪元200年
在杜塞姆·巴尔的帮助下,莱森·德弗斯向帝国钦差大臣阿梅尔·布罗德里格(Ammel Brodrig)暗示战功赫赫贝尔·里奥斯将军有发动政变的企图。不料见风使舵的布罗德里格反而成为里奥斯的支持者。里奥斯的舰队在征服基地的战争中节节胜利。年末,连原四王国之一洛里斯都被帝国军占领。
基地纪元201年
年初,就在贝尔·里奥斯将军胜利在望之际,他和阿梅尔·布罗德里格被克莱翁二世双双召回川陀,接着以叛国罪名处死。远征基地的帝国舰队撤退。基地以损失50万人和500艘飞船的代价赢得反侵略战的胜利。第四次谢顿危机结束,但这次同样没有人在谢顿穹窿聆听哈里·谢顿的第四段危机全息讲话
很快,西温纳再次发生反帝起义。这次起义取得了成功。西温纳成为第一个直接从帝国加入基地的星球。
在西温纳加入基地的庆祝会上,作为西温纳新政府代表团的签字代表,粗通心理史学的杜塞姆·巴尔解释了贝尔·里奥斯被突然处决的原因:在帝国衰落的前提下,强势的皇帝必然猜疑强势的将军,将军的战绩越大,皇帝的疑心就越重,这是被帝国过去的历史所证明了的,间谍的离间计只是推波助澜,本身并不影响大势。因此最后的赢家必然是基地。
年末,克莱翁二世驾崩。
基地纪元三世纪30年代
基地逐渐成为一个专制的国家。因德布尔一世(Indbur I)成为市长后,废除了早已名存实亡的普选制,建立了市长世袭制度。基地由因德布尔家族统治。昔日的英雄莱森·德弗斯甚至死在奴隶矿井里。
基地纪元230年
民主地下组织(Democratic Underground)在端点星秘密成立,旨在推翻基地的专制统治。
基地纪元三世纪70年代
叛军将领吉尔默(Gilmer)攻陷川陀。正如哈里·谢顿的心理史学所预言的,川陀陷入一个月的“大浩劫”(The Great Sack)。川陀居民死的死,逃的逃。当浩劫结束时,川陀仅剩下1亿人口。大多数川陀建筑和穹顶被摧毁殆尽,川陀土壤重新暴露;川陀成为一颗农业星球。不过,斯特里林大学在“七日战斗”(Seven Days Fight)中几乎没有受到伤害。
银河帝国皇室逃到距离川陀三秒差距外的行星德利卡斯(Delicass),并将德利卡斯改名为“新川陀”(Neotrantor)。这个以新川陀为首都的银河帝国仅统治着20颗农业星球。
基地纪元284年
后来自称“骡”(Mule)的变异人出生于盖亚。他外表丑陋,没有生殖能力,但拥有强大的心灵感应能力。
基地纪元四世纪初
到这一时期,基地非但政治专制,官僚主义盛行,而且在经济上贫富差距极大,阶级分化严重。不满基地现状的行商移居到避风港二号行星(Haven II)、伊斯(Iss)、摩涅摩恩(Mnemon)、拉多尔(Radole)、特雷尔(Terel)等27个星球。这些星球被称为“独立行商世界”(Independent Trading Worlds)。他们拒绝向基地交税,处于事实上的独立状态。
基地纪元306年
从小受人鄙视的骡决定背弃盖亚,利用自己的心灵感应能力征服银河系。
基地纪元310年
骡征服了旅游行星卡尔甘(Kalgan)。卡尔甘军阀臣服于骡。卡尔甘海军成为骡的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舰队。两个月后,骡潜入端点星。
年末,骡的舰队在霍列戈(Horleggor)打败基地舰队,取得征服基地的首场胜利。很快,骡的舰队又向摩涅摩恩发动进攻。
基地纪元311年
年初,独立行商世界对骡宣战,其舰队加入基地舰队。
但是,3月14日的哈里·谢顿第五段危机全息讲话只提及独立行商与基地的关系,完全没有提及骡的威胁。基地居民意识到骡是谢顿计划外的因素。与此同时,骡暗中操控基地军民的士气,使基地军民陷入绝望,从而让骡的舰队兵不血刃征服端点星。端点星首次沦陷,成为骡的重要核能工业基地。
接着,骡先后潜入避风港二号行星和新川陀,使当地军民士气低落,无力抵抗骡的舰队。在这过程中,他调整了原基地海军情报官、民主地下组织成员汉·普里彻(Han Pritcher)的情感,使普里彻从此对骡忠心耿耿,成为骡的得力干将。
不过,骡知道,他真正的对手是第二基地。于是,他暗中操控基地心理学家埃布林·米斯(Ebling Mis)在川陀的银河图书馆(原帝国图书馆)绞尽脑汁寻找第二基地的线索。就在米斯找到结果,准备说出来时,霍伯·马洛的后代、民主地下组织成员贝塔(Bayta)在第二基地的暗中操控下杀死了他。骡知道第一次寻找第二基地的失败结果已无法挽回,因此放过了贝塔和她的丈夫。
为了防止第二基地干涉,骡在年末决定停止他的扩张进程,专心寻找第二基地。骡把他征服的地方称为“世界联盟”(Union of Worlds)。世界联盟的首都是卡尔甘。作为世界联盟的最高统治者,骡享有唯一的头衔——“第一公民”(First Citizenship)。世界联盟控制着1/10的银河系体积和1/15的银河系人口。

(骡。)
基地纪元313年
第二基地意识到,虽然骡有可能实现银河系的重新统一,但这个政权仅靠他一人的心灵感应能力维系,一旦他死亡,银河系将重新陷入混乱,届时两个基地已不复存在,谢顿计划将彻底失败。因此,第二基地决定主动出击阻止骡。他们派遣特工贝尔·沙尼斯(Bail Channis)潜伏到骡身边。
基地纪元315年
骡发现,他有六名高官的心智被第二基地的人暗中篡改过了。这些高官虽然依然对骡保持忠诚,但工作效率大不如前。
基地纪元316年
到这一年,骡已派汉·普里彻中将执行了五次寻找第二基地的任务,但一无所获。第六次,他派贝尔·沙尼斯与普里彻中将同行。沙尼斯先后使骡相信第二基地位于塔曾达寡头国(Oligarchy of Tazenda)境内的首都行星塔曾达和农业行星罗塞姆(Rossem)。这导致塔曾达遭到世界联盟舰队的轰炸,几百万人丧生。骡被诱骗到罗塞姆后,第二基地第十一任第一发言者(First Speaker)亲自出马,利用强大的心灵感应能力抹去了骡对第二基地的记忆,给他植入和平的思想。骡对银河系的威胁被解除。
基地纪元316年至321年
在骡的和平统治下,世界联盟成为一个开明专制的国家。原本被基地垄断的先进核能技术几乎被传遍半个银河系。
基地纪元321年
由于生理缺陷,骡自然死亡,终年37岁。汉·普里彻继任世界联盟第一公民。基地宣布独立,并抛弃原本的市长世袭制度,恢复市长自由选举制度。世界联盟的其他部分紧随其后,纷纷宣布脱离世界联盟。世界联盟内战爆发。
基地纪元四世纪20年代
在内战中,汉·普里彻指挥世界联盟的舰队围困端点星。结果,圣安尼打破围困,为端点星送来人道主义援助。几年后,内战结束,世界联盟分崩离析,仅剩下以卡尔甘为首都的几十个行星系。第一基地再次成为银河系最强大的国家。
基地纪元362年
主动出手阻止骡导致第二基地过早曝光。这对第一基地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大部分民众变得软弱、颓废、不思进取、追求享乐,因为他们认为第二基地总会帮助他们、保护他们;另一方面,以贝塔的儿子、神经电学家(electroneurologist)托兰·达雷尔博士(Dr. Toran Darell)为代表的少数精英认为建立和领导第二帝国的重任应由第一基地完成,而不是第二基地,因此对第二基地产生敌视,甚至欲除之而后快。这两种思潮对谢顿计划都是不利的,因此第二基地开始操控部分第一基地关键人物的意识,其中包括达雷尔博士于这年11月5日出生的女儿阿卡迪娅·达雷尔(Arcadia Darell)。
基地纪元370年
统治新川陀的皇室下台。银河帝国正式终结,其历史长达12438年。
基地纪元372年
世界联盟海军上将斯特廷在卡尔甘发动政变,推翻时任第一公民,自认世界联盟第一公民。到这时,世界联盟仅剩下二十七颗行星。
基地纪元376年
到这一年,基地已经几乎没有行商了。行商逐渐发展为公司企业和行业协会。
第二基地派遣佩莱亚斯·安索尔(Pelleas Anthor)伪装成神经电学学生潜伏到达雷尔博士身边,协助他“寻找”第二基地。
基地纪元377年
3月,在第二基地的暗中操控下,世界联盟第一公民斯特廷指挥卡尔甘舰队向基地发动进攻,“斯特廷战争”爆发。11月,卡尔甘毫无悬念地战败,被迫签署和平条约,世界联盟的最后二十六颗行星全部脱离卡尔甘。
与此同时,在第二基地的暗中操控下,阿卡迪娅·达雷尔向父亲暗示第二基地就在端点星。达雷尔博士发明可以用来干扰和探测心灵感应能力的精神杂讯器(Mind Static device)后,用这个设备发现佩莱亚斯·安索尔是第二基地的人。这正中安索尔下怀,他声称第二基地就在端点星。这印证了阿卡迪娅的说法。

(阿卡迪娅·达雷尔在川陀。)
基地纪元378年
借助精神杂讯器,第一基地在境内发现了“全部”五十名第二基地成员。刚刚获得战争胜利的第一基地正沉浸在无比的自信中,认为第二基地不再重要,于是把这五十人全部流放到荒凉的行星佐拉内尔(Zoranel)。
第二基地以牺牲五十名同胞的代价成功地让第一基地相信第二基地已灭亡。谢顿计划重回正轨。
基地纪元378年至493年
银河系几乎完美依照谢顿计划度过了115年。期间经历了两次谢顿危机,都被哈里·谢顿的危机全息讲话准确预言,然后被顺利解决。
正是在这一时期,盖亚的全球意识最终完全形成。盖亚的所有有机物和无机物全部成为盖亚意识的一部分。在盖亚意识的主动调节下,人类与盖亚的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盖亚成为整个银河系心灵感应能力最强大的意识。盖亚意识由于最初源自机器人,因此严格遵守机器人四法则。
基地纪元493年
到这一年,以端点星为首都的基地联邦(Foundation Federation)已控制银河系三分之一的政治实体,共七百万个住人行星。第二基地人数达到两万人。全银河人口约为一京(1016)。
基地纪元498年
3月14日,因基地联邦迁都争议而引起的第八次谢顿危机被哈里·谢顿的危机全息讲话准确预言。哈里·谢顿建议这次最好不要迁都。危机被平稳解决;基地决定不迁都。
一百二十年来,虽然谢顿计划被执行得完美无缺,但表面的平静下暗流涌动,事实上,因骡而发明的精神杂讯器永远改变了银河系的历史发展轨迹。第一基地的科技突飞猛进,尤其是精神杂讯器的发展日益成熟。盖亚担心,第一基地的精神杂讯器终有一天能完全屏蔽第二基地的心灵感应,届时,失去第二基地指导的第一基地很有可能建立一个军国主义的第二帝国。另一方面,如果第二基地摧毁了精神杂讯器,完全控制第一基地,那么盖亚担心第二基地很有可能建立一个父权式的第二帝国,这个帝国依靠算计建立,依靠算计维持,在无尽的算计中,它永远是行尸走肉。
盖亚认为上述两种模式的第二帝国对人类整体都是有害的,因此根据机器人第零法则,盖亚必须出手干涉。于是,借助第二基地,盖亚选中了端点星的年轻议员戈兰·特雷维兹(Golan Trevize),因为此人直觉灵敏,总能在一团乱麻中做出正确决定。然后,盖亚巧妙安排戈兰·特雷维兹、野心勃勃的第一基地市长哈拉·布兰诺(Harla Branno)和血气方刚的第二基地第一发言者继承人斯托尔·根迪巴尔(Stor Gendibal)齐聚盖亚上空,让特雷维兹在第一基地、第二基地和盖亚三者中作出选择,决定银河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特雷维兹选择了盖亚。随即,布兰诺市长和根迪巴尔对盖亚的记忆都被抹去。第一基地对精神杂讯器和第二基地的记忆被盖亚抹去,布兰诺市长误以为自己只是去塞谢尔签署一份贸易条约。根迪巴尔则误以为是自己改变了布兰诺的记忆。
这样,在未来几百年内,盖亚将按照自己的模式建立第二帝国,即把整个银河系都纳入统一的意识中,建立盖亚银河系(Galaxia)意识。谢顿计划名存实亡。
然而,特雷维兹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选择盖亚。他隐约感觉自己的这个选择与早已失落的地球有关。于是,他跟来自端点星的历史学家贾诺夫·佩洛拉特(Janov Pelorat)和来自盖亚的布莉斯(Bliss)一起,踏上了寻找地球的旅程。
首先,他们来到行星康波伦(Comporellon),发现那里就是古老的巴利世界。他们在康波伦得到三组坐标,指向三个同样失落的太空人世界:奥罗拉、索拉里亚和墨尔波墨尼亚(Melpomenia)。
在奥罗拉,他们发现那里早已被废弃,成为一个被野生动物统治的世界。
在索拉里亚,他们发现那里依然有人居住,但却把孤立主义推向极致。整个索拉里亚常年保持1200人的人口规模。他们全部居住的地底下。他们的祖先早在一万年前就利用生物科技改造了索拉里亚人的基因,使索拉里亚人变成雌雄同体、自体受精,而且在耳后长出一对被称为“转换叶突”(transducer lobes)的器官。这种器官能转换各种形式的能量,使索拉里亚人具备发电、隔空移物等能力。这一系列改造使索拉里亚人彻底免除了互相接触的需要。经过一系列冒险后,特雷维兹、佩洛拉特和布莉斯救走了一个叫法勒姆(Fallom)的小索拉里亚人,带“它”一起寻找地球。
在墨尔波墨尼亚,他们找到了其它47个失落的太空人世界的坐标。

(墨尔波墨尼亚的遗迹。)
特雷维兹利用这些坐标推算出地球的位置,但在前往地球前,他们先拜访了地球的近邻——环绕半人马座α星A的行星阿尔法(Alpha)。在那里,他们获悉,十一个千年前,银河帝国试图置换地球高放射性土壤的行动半途而废,转而支持对阿尔法的环境改造,最后把剩余的地球人全部迁移到阿尔法。
离开阿尔法后,特雷维兹、佩洛拉特、布莉斯和法勒姆终于来到太阳系,发现地球果然完全被放射性污染,不再宜居。但他们在月球遇见了达尼尔·奥利沃。达尼尔把一切的真相都告诉了他们。
原来,第零法则要求达尼尔守护全人类。但人类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彼此利益不同,保护其中一个就有可能伤害另一个,几乎不可能被全部保护起来。因此,达尼尔想到了盖亚银河系方案,即把所有人类和他们生活的环境统一成一个整体,这样他就能方便的保护所有人类。盖亚银河系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它被实现前,达尼尔鼓励心理史学和谢顿计划的建立,因为这是实现全人类共同福祉的次优方案。现在,为了促进盖亚银河系的加速建立,达尼尔计划把自己的意识转移到一个人脑中,因为人脑的信息存储量比正电子脑更大,而且不受机器人四法则的约束。于是,达尼尔全程监控和帮助特雷维兹一行人的寻找地球旅程,目的就在于最终得到和“附身”法勒姆。法勒姆的长寿和转换叶突都对达尼尔很有利。
而对特雷维兹来说,他也明白了选择盖亚银河系的原因。眼前的达尼尔让他想到了不同于人类和机器人的新智慧生命的存在可能,继而想到外星人。河外星系或许存在强大的外星人文明,他们一旦入侵银河系,一盘散沙的人类绝对无力抵抗。唯有把人类统一成盖亚银河系,才能团结一心抵抗入侵。
基地纪元1020年
第116版《银河百科全书》在端点星出版。
关于《永恒的终结》
在《基地边缘》第17章,盖亚人多姆(Dom)告诉戈兰·特雷维兹和贾诺夫·佩洛拉特:机器人创造了永恒时空(Eternity),成为永恒之人(Eternal),然后为人类选择了一个先于其他智慧生物殖民全银河的现实(Reality),最后关闭了自己。
但在《永恒的终结》里,来自78世纪的永恒之人布林斯利·谢里登·库珀(Brinsley Sheridan Cooper)在24世纪以维科·马兰松(Vikkor Mallansohn)的名义发明了时间场(Temporal Field),三个世纪后,简·弗迪尔(Jan Verdeer)和安托万·勒菲弗(Antoine Lefebvre)发现了“勒菲弗方程”,继而建立了永恒时空。永恒时空为了保证人类社会的中庸、安定与安逸,一次又一次发起现实变革,阻扰人类向太空殖民。最后,当银河系被外星人占满后,人类将面临类似仙王人曾经的命运——逐渐消亡。为了修改这一现实,来自111394世纪的诺伊·兰本特(Noÿs Lambent)和她的男友、来自95世纪的安德鲁·哈兰(Andrew Harlan)破坏时空因果链,终结了永恒时空,这才为人类最终建立银河帝国铺平道路。而且,以上整个过程没有机器人参与。
因此,《永恒的终结》通常不被认为属于“《基地》宇宙”。
关于《复仇女神》
在《迈向基地》第四部分“万达·谢顿”第5章,哈里·谢顿向养子提到,两万年前,一个年轻女子能与一整颗行星交流,那个行星环绕的恒星叫“复仇女神”。
然而,阿西莫夫本人在《复仇女神》的前言中已明确表示这本书不属于《机器人》系列、《帝国》系列或《基地》系列。而且,在《复仇女神》里,与马莱娜·因西格纳·费希尔(Marlene Insigna Fisher)交流的埃里思罗(Erythro)是颗卫星,不是行星。在《复仇女神》里,人类至少到2220年才开始测试超辅助驱动器(hyper-assisted drive),而实用的超原子驱动器要到2235年才由特莎·阿妮塔·文德尔(Tessa Anita Wendel)及其团队发明。另外,《复仇女神》第12章提到地球至少在2222年已达到80亿人口,第4章提到地球从未发现太阳系外的宜居行星——这一情况直到临近书末的2236年也没改变。这些设定都与《我,机器人》、《女性直觉》、《二百岁的人》等《机器人》系列短篇小说的设定相冲突。至于《复仇女神》最重要的设定之一,即物体在超空间中会产生反引力,更是从未在《机器人》、《帝国》和《基地》三大系列中被提及或表现。
因此,《复仇女神》不属于“《基地》宇宙”。 |
|
|